3/31/2008

感覺不到悲哀的悲哀--他山之石2

  先看今天的幾篇社論:

中國時報 2008.03.31 
民進黨要跳離自己挖的意識形態陷阱
南方朔

 大選之後,真正對台灣民主仍有懸念的,倒不是馬英九究竟將如何治國,而是民進黨何去何從,如何自我改造這個更嚴峻的問題。如果民進黨能在思想與行為上痛定思痛改造成功,並改造自己的群眾,那麼不僅台灣民主將更上層樓,民進黨的制衡功能也將大增,甚至連三度政黨輪替都有可能;但若民進黨仍耽溺在爭奪殘餘權力的泥淖裡拒絕改造,甚至還更偏更激,則它就難免淪為民主泡沫,徒留遺憾。

 而民進黨改造首要之務,是它的中上層尚存反省能力者,已到了必須將它過去那種以恨為本,將歷史因果顛倒而形成的台獨史觀,台獨意識形態及台獨黨綱加以揭棄的時候了;而改以不扭曲的態度正面應對兩岸關係,以及追求台灣的尊嚴與利益。揚棄舊的包袱絕不意謂「不愛台」或「賣台」。民進黨過去依靠那組舊意識形態而竄起,但效果早已到了極限;而民進黨因為這種意識形態的包袱而造成的鎖國,撕裂內部,合理化自己的無能等,則使得台灣百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,這是嚴重的「害台」。民進黨因而在大選遭到嚴重的懲罰。這是二○○五繼市長選舉,二○○七立委選舉之後的連三敗,而且是最大的敗,這種警惕還不嚴重嗎?

 根據全球新興民主的普遍經驗,民主初期,最先搶上政治舞台的,必然是利用既有族群、宗教、階級等矛盾而加以擴大炒作的煽動家,他們會把原本只是相對性的隔閡加以絕對化與本質化,而將它變成仇恨;會把歷史過程中的災難絕對化和妖魔化,當成自己的政治資本。台獨意識形態及台獨黨綱乃是「本土─外來」、「獨─統」、「台灣人─中國人」、「愛台─賣台」這種仇恨二元對立的根本。台灣大選時,陳水扁說「太平洋沒有加蓋」,江霞和金美齡說「不是台灣人」或「不是人」,都不是一時凸槌的講話不得體,而是那種意識形態最深處真正的心聲。

 而這次大選,他們所說的一切意識形態的口號,卻再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。顯示經過這幾年的演變,台獨意識形態業已到此為止。台灣已跨過了民主發展初期以挑撥歷史仇恨與矛盾為政治資本的「煽動政治」這個陷阱。如果說這次大選誰是真正的贏家?那就是比煽動家走在更前面的群眾。

 也正因此,選後謝長廷表示民進黨不再「壟斷本土」,這當然是可貴的覺悟,但修正如果只在策略及口號層次,而不是在思想及意識形態層次,則隨時都會原形畢露,捉襟現肘。過去二、三十年民進黨及其群眾早已形成一個封閉的乒乓球戲,民進黨政治人物以台獨意識教育他們的群眾,而群眾則反過來以同樣的意識形態讓他們無法動彈,而且這個互動圈愈縮愈小,愈激者愈有力,這是典型的「作繭自縛」;再加上民進黨成長過程裡,一大群高度投機者變成插班生,以更激更獨更惡劣的方式媚民進黨之俗,使得這個惡性循環日趨惡質化。

 這次大選,是台獨意識形態下的「非台灣人」當選;這次大選炒作「一中市場」恐共情緒也不再有效,這都顯示出台獨意識形態的黃昏已到,必須將其揚棄。在台獨意識形態的封閉邏輯裡,揚棄就是「賣台」,因此民進黨首要之務即是跳離自己挖出來的陷阱,從正面來看兩岸歷史。近百餘年因中國不振,兩岸各自都出現傷痛的歷史,而這些歷史的書寫主角其實都不只是兩岸本身,而是兩岸所處的歷史情境及當時的強權。到今天兩岸本身都已有改變,已到了不受環境所左右,靠自己的互動來重寫新歷史的時候了。兩岸重寫未來史,不代表是「統」或是「獨」,而是要在「互動行為」與「實」上以善意、慷慨、互惠,雙贏來共創新局,最後才可在「名」上求得突破。堂堂正正、不卑不亢、有尊嚴、有立場有遠見,這乃是台灣朝野應共同努力之處。也只有以這樣的視野對待兩岸問題,台灣也才有可能跳開那非生產性的,將問題簡化為「統」「獨」死胡同。當民進黨揚棄台獨意識形態與台獨黨綱,勇健的參與兩岸的未來發展,它有著力及介入的空間。而回顧民進黨自創黨以來一路走過的痕跡,當可發現到它在黨外至創黨初期,仍保有一定程度的開放性,只有消極性的台獨條款,並無後來那種攻擊性、積極性的台獨黨綱。民進黨愈走愈窄,最後窄到意識形態掛帥與恨字當道。恨人者不會有良善的心與恢弘的能力,這種人注定不可能解決問題,只會把問題愈搞愈糟。

 目前民進黨初敗,心情低沉,有些人講話暗指選民無情無義;有些人則一古腦全推給阿扁,而忘了自己挺扁到底的共犯責任。另外有些人則主張要走回當年的社運路線,在這個人心思治的時刻,這就讓人回想起一九八六、八七年間一年街頭運動一千八百場可怕場面。這些都是民進黨未來不應該也不宜有的心態或選項,往後「一中各表」做為兩岸互動的「創造性模糊空間」將可能更加確定,當問題不再只是簡化成「統」或「獨」,台灣在「實」和「名」上,甚至參與更大的事務上,都將會在有尊嚴的前提下發揮更大的角色,這也是民進黨未來可著力之處。

 民進黨若揚棄自我閉鎖的意識形態,改用堂堂正正有前贍的態度重新出發,自行改造,則鬥爭變成競爭,台灣對立的戾氣可消,民主更上層樓,它也能在兩岸及島內做出更大貢獻,相信不但更多優秀的專業年青人願意投入,屆時台灣選民也會把掌聲化為選票。分水嶺上的民進黨也該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吧!

中國時報 2008.03.31 
如果,十二年前反省
周奕成

 總統直選結果,民進黨大敗,輸給國民黨數百萬票。黨內外批判反省的呼籲四起…。

 有一種聲音說: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是大多數人的共識,不再是民進黨的專利,民進黨不能再壟斷本土,民進黨必須要尋找新的政黨區隔。新的政黨定位應該是務實保台,在社會經濟政策上走中間路線,照顧弱勢大眾…。

 以上所描述的是甚麼場景?這是二零零八年三月,大家聽到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先生,以及一些所謂改革派人士的說法嗎?

 錯了。我所描述的是一九九六年三月至五月間,民進黨新世代所提出的路線。這個場景距今天已經整整十二年。十二年!

 一九九六年,民進黨在「第一社會」式的台獨力量推動下,讓彭明敏取代了許信良參選第一屆民選總統。謝長廷那時就是彭明敏的競選搭檔。選舉結果,民進黨彭謝配慘敗給國民黨的李登輝超過三百萬票。

 三月底,黨內的新世代發動了路線的大辯論。當時任文宣部副主任的周奕成結合了八十多位新世代工作者,發表了「再度燃起希望與行動之火」的改革宣言,痛批民進黨內口號台獨、教條台獨以及務虛文化。五月,周奕成起草了「台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」,指出新的台灣國家運動方向,並且描繪了新的政黨體系與社會區隔。

 這份文件一字不差地寫道:民進黨「不能以台獨主張,來做主要、唯一的政黨區隔,因為將台獨畫歸己有,恰好使台獨不能為其他政治力量所接受。當其他政黨實質上接受台獨主張,民進黨仍繼續以台獨做唯一區隔之時,為了強調區隔,民進黨將使台獨主張越趨極端化、狹窄化,聲稱只有某種主張才是台獨,其他都是統派。這種發展將使民進黨的台獨主張越來越不務實,也將使台獨主張背離群眾的認知與需要。」

 「民進黨必須發展新的政黨區隔,民進黨必須走向更年輕、更清廉、更具進步性、更具前瞻性的轉化,成為一個能夠領導台灣未來的務實台獨、社會改革政黨,在打擊黑金、保障弱勢立場上,與國民黨政權對抗…。」

 這份文件裡所謂的新台獨,是指維持台灣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,台灣人民擁有主權,實施徹底民主政治的狀態。新世代指出台灣的國家目標是維持安全繁榮和追求社會進步,而不是更改國旗國號。台灣主體意識的運動不再是內部對抗運動,「必須擁有全台灣百分之九十的絕對多數民意,才能在國際上對抗中國的壓力」,「不能再任意將別人打成統派、中國代言人,必須真實地面對其他黨派的主張。」

 其實,這也正是今日「第三社會」式的台灣國家論,亦即揚棄「第一社會」(本土社會)與「第二社會」(外來政權)的對立,用開放包容的台灣意識來推動社會團結,以抵抗外來壓力,維持台灣的實質獨立。

 十二年了。當時不到三十歲,頭角崢嶸的新世代,如今已經邁入中年。錯誤的路線,浪費了多少政治工作者的青春,更糟蹋了多少人民的熱情。十二年,該講的話,才從當時已經有過失敗經驗的總統候選人口中講出來。十二年,走這段路,不覺得太慢了嗎?

 所謂反省,到底能走得多遠?

聯合筆記》愛民進黨的方法

民進黨敗戰一周以來,只有淵源不深的青年軍表現最為得體;其餘,越該為敗選負責的人越是躲得遠遠的,彷彿不干自己的事。國民黨八年惶惶如喪家之犬的日子,終於也輪到民進黨要過了;但若連臥薪嘗膽都想偷懶,綠軍要如何重建自己揮霍殆盡的信用?

目前民進黨形勢詭譎,表面上無人公開發難,但派系間勾心鬥角暗潮不休。連謝長廷「忍辱」留任主席,都能引發府院不同的陰謀猜忌,可見民進黨的「權鬥」本能,已扼殺了它的反省意志。

好戰的民進黨似乎仍想用鬥爭來解決敗選的殘局,且莫忘了時不我予。包括所謂「排藍條款」,乃至美麗島律師團的退位,都只是枝節;最優先的課題,應是檢討如何找回失去的創黨精神。

其實,民進黨菁英也好,綠營死忠支持者也好,愛民進黨的方法只有一個:別再為它找藉口了!八年來,陳水扁的支持度從八成跌到一成八,綠營的大盤跌到只勝南部五縣,難道都是因為國民黨太會宣傳,或是台灣人民太不知足嗎?

撇開施政種種缺失不談,即在貪腐弊案連連之際,只要陳水扁一站上台吶喊:「難道阿扁錯了嗎?」台下哪次不給他如雷掌聲?親綠媒體每天開講,哪次承認過民進黨犯錯?民進黨反省能力,就在這樣的民粹儀式中閹割光了。

國民黨人口才沒有民進黨好,國民黨的機巧不如民進黨,國民黨的道德意識也未必比民進黨強;但正因藍軍自知頭上沒有道德光環,它不會強詞奪理,不會逼媒體及 民眾支持並讚美它的觀點。反觀民進黨,只因戴著本土冠冕及改革光環,即以為一切真理都繞著自己而行。最後,它無法變成「不會犯錯」的黨,卻變成了「不懂認 錯」的黨了。

民進黨長年鼓吹「愛台灣」,它對愛的詮釋,卻教人民倒盡胃口。民進黨常自詡是「最有反省能力」的黨,它的自我認知卻與社會印象越來越遠。不妨就從這個濫用的「愛」字開始,民進黨和它的支持者想想要怎麼自愛和愛人吧!

【2008/03/31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  要不是看到這幾篇社論,我真的不想在針對這種沒有營養的事情上做文章。
  關於民進黨的何去何從,我已經不想在發表任何相關文章。反正也不會有人看,看了也不會反省,就算反省還罵人,發文有什麼用?只是讓些笨蛋腦殘的傢伙『見笑轉生氣』。
  再說,民進黨會不會真的變成『民主進步』,關我屁事?那種爛政黨,已經變成一堆政客和小人群聚的政黨,最好砍掉重練啦!

  可是我不得不說,為了台灣的未來民主,民進黨真的要去深思很多很多問題。他們必須要跳脫出的權力帶來的魔咒,跳脫出仇恨和悲情,不要在去放大自己過去的傷痛,也不要過度的重視自己過去的痛苦。
  放下,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;原諒,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;但是得到的卻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。

  民進黨以及深綠的群眾,好好想想未來的路吧!忠言逆耳,良藥苦口,請接納不同的聲音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Google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markscat的異想世界markscat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2.5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