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28/2008

感覺不到悲哀的悲哀--他山之石

  今天不說別的,只轉貼社論。
冷眼集》是選個黨主席 或玩掉一個黨

總統大選過後,民進黨像是一個壓力鍋,隨時可能引爆,出現路線之爭、檢討的聲浪。但怕的是,這股要求改革的呼聲,會在黨內上演黨主席之爭時,被消磨殆盡,也一併澆熄社會大眾等待民進黨蛻變的熱情。

早期的民進黨,以改革形象自居,每次遭遇挫敗,或是選舉失利時,檢討聲浪不絕於耳,相關部門的檢討報告,也都於最短時間出爐,擲地有聲,選後第一次的中常會、中執會,百家齊放,這股代表前進的力量,贏得許多的人掌聲。

但曾經何時,民進黨每次敗選後的中常會,卻已變成慰留黨主席的場合,聽不見任何檢討的聲音,反而大家爭先恐後搶著連署,要慰留辭意甚堅的黨主席,甚至是勞 師動眾,派出中常委組成「遊說團」,勸留黨主席。光是黨主席辭不辭、慰不慰留的情節,就上演好幾天,這種原地踏步的戲碼,已經失去許多民心。

不僅如此,昨天民進黨還一再對外表示,絕對不是「慰留」謝長廷,而是「建請」謝長廷繼續「留任」到5月25日;希望藉此避開外界的批評,到這種時候,竟然還在大玩文字遊戲,想要保持優雅姿態。

民進黨這次會失去政權,絕對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,若是冒然檢討,難免會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,或是因發言不當,可能會再度撕裂已崩臨瓦解的民進黨。

黨內人士說得傳神,這次敗選,若只是歸罪於陳水扁,難道就代表謝長廷的選舉策略正確?而謝長廷的選舉錯略若是錯的,難道這四年來的執政團隊就不用負責嗎?有太多太多的因素,但沒有人願意在選後第一時刻對外發說破,更沒人敢開第一槍。

此時此刻的民進黨,有不少人滿腹勞騷,隨時可能引爆,但大家都在等待謝長廷是否接受慰留,等待黨內召開擴大檢討會議,再來大鳴大放。只是民進黨卻忘了,社會大眾恐怕已不想再等待一個麻痺、毫無知覺的民進黨。

【2008/03/28 聯合晚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民進黨改革變調 青壯派失望

民進黨中常會前天才決議,要由青壯派組籌備會來召開擴大檢討會議,大鳴大放檢討敗選,以及未來黨的改革方向。但昨天臨時中執會馬上變調,把青壯派改成「執政的歷任黨秘書長」來組籌備會,令青壯派大失所望。

中執會也決議,五月上旬召開臨時黨代表大會。中執會昨天出席人數並不踴躍,很晚才湊成法定開會人數,所有時間幾乎都是以談話會的形式進行。第一案討論黨主 席謝長廷在常會請辭時發表的改革四項建議。中常委黃慶林一開始就質疑,這個討論案是要討論什麼?通過什麼?如果中執會通過這四項決議,那何必再召開黨代表 大會?

黃慶林的質疑,一些中執委也認為有道理,把謝的改革四項建議列為中執會的討論案很奇怪,中執會應該討論召開擴大檢討會議和黨大會時程及如何召開才對。會中為了這個問題花掉大半時間,有中執委認為根本就是浪費時間。

此外,針對前天常會決議由青壯派組籌備會來召開擴大檢討會議,蘇系常委林錫耀提議應由歷任黨主席和黨秘書長來組籌備小組,經討論後,決議由執政後歷任黨秘書長來組籌備小組。

中執委段宜康也質疑,目前民進黨內部不論是中常會與中執會都是舊民意,算看守性質。由舊民意來擬定民進黨未來的方向並不妥當。若由曾經擔任過黨秘書長、熟悉黨務的人士組成籌備小組,就沒有新民意或舊民意的問題。

段宜康認為,應等到五月的臨時全國黨代表大會修正了黨綱、黨章後,以及產生新的黨主席、中常委與中執委後,再由他們來擘劃黨的未來,比較適當。

【2008/03/28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中國時報 2008.03.28 
尋找昔日那個快樂希望的民進黨
中時社論

 我們真的不想在傷口抹鹽,但目睹民進黨近日從上到下的零星反省,似乎還未從敗選中真正回神過來。在藍軍早已邁入執政團隊部署的階段,綠營中仍有不少人對馬英九的當選耿耿於懷,甚至憤憤不平,然而兩百二十一萬的差距,終究不能僅憑埋怨就能撫平吧?民進黨似乎到現在腦筋還轉不過來,他們的敗選,並不是主流選民離棄了他們,而是他們先一步離棄了選民哪!

 有沒有注意到國民黨選戰末期製作的一支廣告:「我們準備好了!」,到現在都還有人在網上繼續流傳。這支廣告以電影「納尼亞傳奇」的畫面與音效揭開序幕,藍軍執政的縣市長循序在鏡頭的轉換中登場,向選民召喚。他們向選民傳達的訊息非常簡單而明確:「放心將國家交給我們吧,我們準備好了!」綠營人士想要探究為什麼選舉會輸得這麼慘?部分答案其實就在這支廣告裡。

 這麼說或許會讓不少綠營精英感到不服氣。這支廣告其實沒有太多的創意,且登場的都是些老面孔,所傳達的訊息也太簡單。問題是,為什麼這般簡單的訊息能夠觸動多數選民的心靈,甚至還會讓某些人感動?或許可以把問題倒過來再說一遍,多數選民所要的未來,本來不就很簡單嗎?許多人每年乖乖繳稅,所圖的不就是個在乎他們,盡力治理國家的廉潔政府嗎?國民黨既然說他們準備好了,為什麼不讓他們試一下呢?

 就在國民黨向選民傳遞「我們準備好了」的同時,民進黨卻不斷在傳遞一系列令人不安的訊息:如讓國民黨勝選將帶來「一中市場」,一中市場將帶來大批大陸廉價勞工,將台灣的「公園變成公廁」;一中市場也將帶來一堆大陸黑心產品、引來一堆大陸專業人士登台考台灣的證照,搶台灣人的飯碗…,許多讓人看得不盡舒服的畫面,以及一堆自己人嚇自己人的現身說法,不斷在平面與電子媒體強力放送,配合總是收不了尾的綠卡議題,民進黨所描繪的世界,是個令人不快,甚至是有些令人恐懼的世界

 用最簡化的說法,馬英九謝長廷的這場競選,其實是一場「希望的政治」在對抗「恐懼的政治」。國民黨向選民傳達的訊息是:你們現在過得不好,我可以讓你們的未來過得更好。但民進黨所傳達的訊息卻是:你們現在過得好不好我不想討論,但你們若是讓馬英九當選,未來一定會過得更壞!

 暫且不論這種嚇唬式的語言,包含了多少歧視與偏狹的刻板印象,但它都直接挑戰了許多人的常識:我們台灣人真那麼差勁,還會懼怕大陸人來搶工作?再無能的政府,也不至於會愚蠢到開放黑心產品進口吧?換言之,在全球都在思維怎麼前進中國尋找機會之際,民進黨依舊在鼓吹某種「鎖國心靈」。這種負面操作或許真讓不少人感到害怕,但換做另一個角度看,這不正是在摧毀台灣人一向引以為傲的自信嗎?

 不要低估這種差異,藍綠版圖位移的關鍵,可能就在這裡。民進黨一向被定位比國民黨更會操作選舉,他們比國民黨更善於主導媒體的議題,特別是攻擊性與負面的議題,對正面的政策議題有時甚至可以用「不屑」來形容。以這次大選為例,選民從民進黨所接收到的訊息,最多的是馬英九的綠卡可能還有效,而不是謝長廷的幸福經濟到底是什麼?一個不斷攻擊、恐嚇選民的競選團隊,一系列讓人恐懼、不安的政見訴求,只會讓選民預期過往的政黨惡鬥,可能在未來還是會持續下去!

 民進黨從立委敗選後就說要檢討,但很少真的將焦點對準自己,不外乎國民黨有黨產啦,媒體普遍不公啦,選制有影響啦…,說穿了,選民會用選 票懲罰民進黨,更多的是基於一種「感覺」。為什麼選後許多民調都顯示壓倒性多數民眾皆滿意大選結果,對未來更是抱持高度的樂觀?因為多數選民都知道,馬英 九與國民黨在勝選後,會張開雙臂向曾經反對他們的選民釋出善意,但聽聽看莊國榮、江霞或是金美齡的語言,那是要將人推開的,這其間差異很小嗎?其實是很大 的!

 還記得昔日民進黨勝選的那幾場戰役訴求的是什麼?對「快樂希望」一定不陌生吧?對「向上提升」更是令人印象鮮活,民進黨要檢討,何不先從找回昔日的自己開始!


世代交替 期待民進黨新星

近日,民進黨正為總統大選潰敗後,黨主席該由誰接任而傷透腦筋。此情此景,看在綠營支持者的眼中,格外令人心酸?

必須重來的民進黨,既然沒有「英雄造時勢」,不如讓「時勢造英雄」,「釋權」給學運世代以及青年軍去放手一搏,藉由他們的熱情,再加上日後一點戰功,難料未來民進黨不會再出政治新明星,重寫民進黨的未來。所以,就讓民進黨主席,也隨政黨輪替而「世代交替」吧!

楊嘉敏/教(台北市)

總統大選完後,我身邊有不少投綠的選民,難掩失望及難過。可是,這幾天看新聞報導,看到民進黨內有些人,喊著要世代交替、猜測誰要當黨主席,那種權力鬥爭 的戲碼,跟國民黨求官晉爵的嘴臉一樣,令我們討厭及失望!這才是民進黨內的真正挫敗。希望民進黨政治人物深自反省,找回令選民感動的地方,民進黨才不會再 次被選民唾棄!

【2008/03/28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
敗選後中常會 竟如此安靜

原本期待民進黨前天的中常會應該砲聲隆隆大鳴大放,結果卻是超乎想像的平靜,甚至還傳出慰留謝長廷的聲浪,民進黨的畸形發展,令人隱憂擔心。

歸咎敗選原因,除了張俊雄「八年執政曾經參與者皆有責任」還算中肯外,其他盡是輕描淡寫,或是意有所指,不敢明目張膽的批判,還有把焦點轉向黨主席誰接任議題上,彷彿以為接任的黨主席就可以帶領民進黨改革?

其實任誰都知道敗選的主因,但不敢公然探討批判敗選的原因,又如何進行下一步黨的改造?

謝長廷說本土已不再是民進黨的權利,確實是如此,但操作本土不也是他的競選主軸,而很多民進黨的民代,除了開口閉口本土,其他的真的不知所云,在這樣情勢 下,民進黨如何發展?謝長廷說要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,筆者十分肯定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,但過去八年民進黨不乏年輕人,或為政務官或為政府要員,無行政歷練 不打緊,還吃香喝辣不把人民放在眼裡。民進黨若不能在精神與原則上感動年輕人,又如何號召年輕人?年輕人的加入,恐怕淪為派系的黨員工具,或是另一權力競 逐的開始而已。

筆者曾經是民進黨的一員,這幾年來一直期盼它的垮台,因為執政的民進黨不是民進黨,因為它與社會隔離太久,離開人民太遠,如今它垮了,我卻不想讓它一敗塗地,畢竟民主的監督與制衡仍需要民進黨。期待民進黨張開口,有話直說,離開辦公室,走入民間,再次傾聽人民心聲。

【2008/03/28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